——读詹大南将军事迹有感
在六安有这样一位朴素的革命家,有着近90年的革命生涯,此间他始终忠于党,忠于人民,在炮火硝烟的战场上,他数立战功,在和平年代,他布衣疏食,深居简出,用他的原话,“不给组织增加负担”。革命年代的炮火纷飞,他英勇善战,身先士卒,两救革命大将,当尘埃落定之际,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休息,而是回到故乡捐款助学,继续发光发热。这种老党员、老战士、老红军的精神,是流在共产党人血脉里的红色基因,是老人一直坚守的朴素的革命情怀。
视死如归,高标准完成任务,詹大南将军在战火年代为追击溜走的敌人,爬过十多个山头,追击了十余公里路,最终利用地势优势将敌人两面夹击,圈地就打,最终完成了徐海东大将的命令。革命年代,战士身上总是有很多历经磨难、千锤百炼成就的坚毅品质,熔铸了爱国、担当、勇敢、果敢等优秀的人格品质,他们的付出换来今天的和平,我们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,但老一辈身上的这些金子般发光的珍贵品质却值得我们传承,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所在,党史是一本我们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。
詹大南将军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,“我的房子好得很,补补就行,不一定要修”,一个一度舍不得修房而曾被认为“小气”的人,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,将军曾经的记忆可能要跟不上时代的脚步,所以总审视自己的吃穿用度。是啊,在革命年代,经历过草根裹腹,皮带充饥的一代人,又怎么会嫌弃自己的陋室,如今的小日子在老将军心里已然很满足了。詹大南将军对自己很严格,对下一代却很舍得。他心系桑梓,为家乡建设希望小学,拒不挂名,“希望小学就是希望小学,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”,朴素的话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说服力,因为朴素的革命情怀,老将军将希望洒向明天,在下一代身上,老一代的红色基因才得以薪火相传。
朴素的革命情怀,熠熠生辉,深沉的家国情怀,恩泽后世。作为这一代人,我们长在国旗下,必须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心怀朴素而又崇高的“革命情怀”,深沉而有力量的“家国情怀”。
贝博体育官方微博
贝博体育官方微信